杠杆长期投资 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首章点名,广州为何“重仓”南沙?|深读两会

172 2025-04-19 21:42

杠杆长期投资 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首章点名,广州为何“重仓”南沙?|深读两会

▲点击进入专题关注更多资讯

广州进入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南沙再次站在“聚光灯”下。

2月20日上午,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广州市市长孙志洋在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不仅在2025年工作任务首章首节中直接点名南沙,提出发力做强南沙重要增长极,提及的多项重点任务南沙也将扛起重任。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已连续两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单独将南沙设置为年度工作任务首节内容,凸显出对南沙开发开放的重视。

当前,广州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而作为国家重大战略性平台的南沙,政策、区位、产业所积蓄势能亟待加速释放。

“重仓”南沙的广州,希望得到什么?要怎么实现?从政府工作报告及代表、委员的发言,能够找到一些答案。

站在关键之年的南沙

今年之于南沙,是“不同寻常”的一年。

2005年9月30日,南沙区正式挂牌,作为一个行政区走上历史的舞台,今年正好是南沙建区20周年。

无论是20年前还是当下,南沙都承载着缓解广州这座城市发展焦虑的重任与期待。

本世纪初,由于港口和航道的限制,广州港一度沦为中转港,让“港即是市”的广州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

因此,广州在当时的空间规划中提出了“南拓”战略。2004年,作为“南拓”重点的南沙港建成投产,让广州拥有一座现代化深水海港,重新唤醒海洋城市的雄心。

城随港兴,南沙建区后,围绕南沙港的物流业、汽车产业、机械装备工业、船舶制造业、钢铁工业、石化工业、粮食物流加工业和电子信息八大龙头产业迅速勃兴,支撑广州工业的崛起。

可以说,正是广州所需,催生了南沙区的诞生,而南沙的崛起,也支撑着广州的发展。

在20年后的今天,南沙迎来建区至今最关键的节点——建区20周年、《南沙方案》“中考”之年、自贸区建设10周年、成为全运会重要举办地之一,广州则处于“二次创业再出发”的重要时期。

如同一个“轮回”,南沙的开发开放,又将成为广州突围的一个重要“破题之道”。

在大湾区“一点两地”新定位下,“二次创业再出发”,广州需要持续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成为“湾区的广州”乃至“世界的广州”。

而拥有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自贸试验区、国家级新区等国家战略支持,在空间、区位、新兴产业布局上有着后发优势的“未来发展核”——南沙,将成为重要支点。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以南沙重大战略性平台为牵引, 引领推动大湾区建设取得更多实质性突破,携手建设世界级湾区发展最好湾区,助力开创香港、澳门“一国两制”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增长极背后的“广州所需”与“南沙所能”

去年,广州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南沙开发开放取得新突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则强调:“做强南沙重要增长极。”

从“取得新突破”到“重要增长极”,意味着广州需要南沙承担起更多重任,要让更多“南沙所能”支持“广州所需”。

推动产业向“新”转型突围,今年广州将重点打造“12218”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新能源与储能等产业均与南沙息息相关。

聚焦广州低空经济产业,市人大代表、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广州分所党委书记、分所所长王洁认为,南沙承担了海陆空领域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的使命任务,还集聚了大量涉及低空经济领域的科研创新资源,具备扎实的产研基础条件,海陆空试验条件优越,未来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再如人工智能大模型,市人大代表、广州牛犊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枫表示,在跨境数据流动试点上,南沙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未来可能在数据跨境流动政策上获得突破,从而助力广州国际化的AI模型研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成《南沙方案》第一阶段发展目标任务,争取国家批复南沙总体发展规划及金融支持专项政策,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充分用好中央和省支持政策,狠抓软硬环境建设,加快三大先行启动区等重点区块产业导入,推动海洋科技与装备、邮轮游艇产业集聚发展, 推进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

这些对南沙的支持,将推动南沙开发开放打开新局面。与此同时,南沙也将为广州改革、创新、开放继续先行先试,助力广州高质量发展。

“重仓”南沙,是广州的“应然”,亦是“必然”。

从“南沙大文章”到“湾区大文章”

不久前的春节长假,在南沙举办的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灯会持续出圈出彩,日均2.5万人入园的人流量,其中有近半数是珠三角周边城市及外省游客。

灯会数据背后显示出:南沙,是广州的南沙,更是大湾区的南沙。

对广州来说,南沙是未来之城;从全省来看,南沙是建设“黄金内湾”、推动珠江口两岸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从国家层面看,南沙是实施重大国家战略、推进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平台。

在“代表通道”上,广州市人大代表、南沙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陈宁介绍,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的设立,给了广州直接反映大湾区实际情况、反映广州法律需求法律诉求的重要平台。“我们希望通过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让广州南沙、大湾区的声音,直通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持续走深走实,走向融合发展的美好未来。”陈宁说。

市政协委员、祈福集团西片项目总经理曾瑞滨认为,南沙可以在穗港澳三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共建共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她建议深化穗港澳医疗合作,创新推动三地医疗服务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包括建立三地医疗服务“数据通”,构建患者转诊“救护通”,构建医疗专业“人才通”,创新医疗技术“科技通”,以及推动医疗费用“结算通”等。

今年,广州将加快推动南沙海港、空港、数港、金融港、人才港“五港联动”,推进大湾区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暨场景创新中心、全球数源中心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试点建设,提升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运营服务水平,争取南沙开发开放有大变化、新进展。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之大者’,是新时代广州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和使命。”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广州将与兄弟城市一道做好湾区大文章、南沙大文章,引领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机制‘软联通’、人文民生‘心联通’,奋力建设核心引擎功能强劲、窗口示范作用充分彰显的现代化新广州。”

南方+记者 任燚

杠杆长期投资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配资查询网 一季度指数增强私募产品表现亮眼 平均超额收益达6%
推荐资讯